汽车动态新闻:自动驾驶:改个名字就不会出事了吗?(2)
还是以汽车行业为例,上一轮变革可以说是从马车到汽车的演化过程,而从汽车刚发明出来,到发展成拥有完善交通文明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体系性、系统性的社会演化过程。
比如汽车刚被技术创新发明出来时,还是跑在马车的道路上。随着就要修道路,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则,有了交通规则要人执行就有了交警体系。为了辅助交警,跟着有了摄像头网络……
单向系统建立起来了就会有横向扩展,比如车辆产品的管理制度,驾驶证的考试制度等等,甚至二手车的流转制度,保险制度等等。
如今,智能汽车的普及过程势必也要经历类似的一个社会体系化的演进,绝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
而具体到自动驾驶技术本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自动驾驶还是个技术,不是一个成熟产品,本身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甚至还存在路线之争。
究竟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还是两者都要?传感端是走高成本的激光雷达还是纯视觉技术,还是混合感知?这些都尚在探讨过程中。
其次,在行业内还没有一个普世策略,来证明自动驾驶功能的可靠性。驾驶辅助系统法规与标准正在制定中,但法规的制定是以单个系统的角度来制定,比如AEB、ACC的法规,而不是一个针对自动驾驶的通用判别标准。
所以从法规角度看这是一个个的功能,但自动驾驶却发展成了一个涵盖多种功能的产品,这与功能的判别不是同一纬度。
现在自动驾驶非常符合二八定律,即用20%精力去做了80%的功能,却需要80%去解决那20%的尾巴,甚至99%的精力去覆盖1%的场景,这就是自动驾驶所面临的长尾效应。
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也符合这个长尾效应,各种法律法规也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场景基础上不断完善的,时至今日也仍在变化。
所以,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假设系统会出现问题,会死机、会被攻击、会出现信号中断等等情况。各种事故就是积累知识库的过程,也是自动驾驶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自动驾驶出现事故是偶然中的必然,出现问题,通过各种制度、手段、技术解决和预防问题,是自动驾驶发展必经的道路。
当然,到这里,问题就成了,这个必经之路的代价究竟是谁在付出?车企的宣传?乐意尝鲜的用户?还是不负责任疯狂带节奏的资本或社会舆论?
曾经在采访中,一位行业资深人士曾表示,自动驾驶就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儿。
这话意思很明确,在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伦理文化等体系化条件都具备时,自动驾驶才能真正生效,其中任何一环不足,都等于零。显然,业内人士对此都有深刻的了解。
但是也不能因此对自动驾驶判死刑。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对新技术、对用户,多一些慎重和尊重,才是更可取的态度。
汽车动态精选:
【国际快讯】NHTSA要求特斯拉回复Autopilot相关问题;大众因高田气囊赔偿美国车主;法国8月新车注册量下跌15%N...
美国大学发现逆向反光材料妙用 可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识别交通标志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进行的一...
二季度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包购买率仅为11%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Troy Teslike发布了一项针对特斯拉车主的大型调...
从设计到服务,苹果或参与“苹果汽车”每个环节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师表示...
Gatik获8500万美元投资 将自动驾驶箱式货车配送业务扩展到得州盖世汽车讯 自2017年成立以来,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
昆腾推出参考架构 用于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和工业AI/ML应用程序盖世汽车讯 8月31日,美国昆腾公司(Quantum Corporation)宣...
现代与Motional将推首款自动驾驶出租车,2023年投放美国市场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与Motional公...
华为苏箐因抨击特斯拉被免职,卞红林接任7月27日下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签发了一份人事任免通知,免去苏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