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新闻:金融委表态“着力降低信用风险”,对债市影响几何?
中国政府网消息,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金融领域重点工作。
此次会议表示,金融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信贷政策精准适应市场主体需要,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实效。
梳理来看,此次会议有以下要点:
1. 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
会议提出,要坚决防控金融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其时间表为,2018年边制订攻坚战行动方案,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2019年承上启下,全面、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完成攻坚战的既定任务。
经过三年治理后,三年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金融风险总体趋于收敛,金融体系韧性明显增强。
对于风险点,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4月初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长期积累形成的,是体制性、机制性、周期性和行为性等因素叠加的一个结果,尤其当前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宏观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比较大,外部冲击引发境内金融市场波动,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振荡的风险。
邹澜还表示,少数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还处在风险的暴露期,中低资质的企业还面临融资困境,债务违约的风险比较高。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比较大,高杠杆的中小房企的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也是值得持续关注的。
此次会议提出,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部分部委已经在开展这一工作。比如央行4月下旬召开的调查统计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3月下旬下发了《关于报送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情况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和债券风险监测报表。
具体而言,在“地方企业财务快报”增设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表、地方国有企业风险债券明细表(针对已发生违约或存在违约风险的债券)、地方国有企业债务债券风险监测指标自动计算表三张报表,地方国企及各级国资委需按期(季度、年度)填报相关数据,与企业财务快报一起报送。国资监管机构还需每年报送上年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总结。目前,地方已完成了首次数据报送。
2.着力降低信用风险
会议表示,着力降低信用风险,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包括贷款逾期、债券违约等等。当下最为市场关注的是债券违约风险。
2020年10月以来,永煤控股等国企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在打破国企刚性兑付“信仰”的同时,引发了金融市场对国企逃废债的恐慌,对债券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本轮信用风险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使蔓延扩大的信用危机得到控制。进入2021年,信用风险事件仍旧持续。
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今年债券违约只数为77只,违约规模为884亿,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
市场人士则关注地方国企违约是否会增加,以及城投债刚兑是否会打破。此次会议提出着力降低信用风险,意味着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会采取措施减少债券违约,但仍会有违约的案例出现。
目前已采取的措施如,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于按期兑付确有困难的债券,各地方国资委要指导企业提前与债券持有人沟通确定处置方案,通过债券展期、置换等方式主动化解风险。
再比如,河北、河南等地已经成立国企信用保障基金,用于债券风险化解及增信,后续关注是否会有新举措出台。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财经投资精选:
8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关于人民银行党委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的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8月20日下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同志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
截至8月23日,诸多省份都公布了《关于202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其中,地方金融机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经...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就约谈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金...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4月12日消息:2021年4月12日,人民银行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全球关注。我国于2020年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月15日召...
2020年,我国公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要如期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金融支持是必要条件。近年来,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入,已经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向碳金融方向...
观察者网·大橘财经讯(文/吕栋 编辑/周远方)“没有安全保障,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没有国家金融系统和整个金融行业的安全,就不可能有企业个体的安全。” 12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
(文/张志峰 编辑/尹哲)“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9月14日,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在新闻通气会上说道。 他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银保监会持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