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关注 财经投资 房产置业 旅游攻略 教育培训 汽车动态 娱乐播报 科技频道 美食 时尚 医疗 川南文化 情感助手 职场达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大安区 沿滩区 高新区 荣县 富顺国际要闻 本地热点

国际要闻新闻: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2)

记者:采集侠 时间:2022-04-23 18:45  来源:网络整理
国际要闻】:乌克兰:荆棘密布的和平之路
国际要闻】:美媒:圣彼得堡市长称,俄一名将军在乌克兰阵亡
国际要闻】: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蜡像馆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受伤
国际要闻】:尹锡悦将派遣代表访日:为期四天 就韩日关系等交换意见
国际要闻】: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冲击了谁(2)由自贡新闻网采编:俄乌冲突期间,各种制裁与反制裁都会被博弈双方视为“武器”,引发不安情绪。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让俄罗斯感觉美元和欧元等外币并不安全,而俄罗斯...

  俄乌冲突期间,各种制裁与反制裁都会被博弈双方视为“武器”,引发不安情绪。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让俄罗斯感觉美元和欧元等外币并不安全,而俄罗斯凭借天然气供应优势推出卢布结算新政,也会被西方国家视为一种威胁,可能加速推动欧盟与俄罗斯能源的脱钩。

  当欧盟和俄罗斯争论欧元购买合同和卢布结算流程时,部分欧盟国家已经率先发难。3月30日,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宣布,最迟将在今年5月之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并在2022年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石油和天然气;4月1日起,波罗的海三国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就连进口依赖较大的意大利也表示,只要欧盟团结,不反对禁运俄罗斯能源。美国与俄罗斯贸易往来非常有限,2021年仅361亿美元的规模。

  在俄罗斯央行失去外储资产控制权后,其推出卢布结算新政是一种防御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非理性行为逐渐增多。4月7日欧盟各国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煤炭禁运,并给出120天的逐步淘汰期。如果未来欧盟不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俄将失去稳定卢布汇率的重要支撑。

  俄罗斯金融体系难以支撑卢布大规模流动。目前,俄罗斯依然实施严格的资本流动管制,同时努力清偿外债。从外媒报道和俄罗斯财政部的表态来看,被制裁的俄罗斯银行可能让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代付外债本息,俄方也考虑允许到期欧元债券持有人将已收到的卢布兑换为外币。一旦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国际信誉将大幅受挫。对于想要到俄罗斯投资的企业或者准备持有卢布储备的央行来说,除了俄罗斯大宗商品外,其他投资都可能会让人退避三舍。虽然美国的制裁会损害美元信用,但是俄罗斯金融能力仍远不及美国。而且,全球贸易规模远小于外汇市场交易规模,金融资产交易才是外汇结算的大头。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不等于定价权。以俄罗斯与印度的油气交易为例,虽然俄罗斯与印度达成“卢比-卢布”的石油交易,但是参考标准仍是打折后的美元油价,将间接受到美元汇率波动引发商品价格调整的影响。而且,俄罗斯是贸易净出口国家,持有大量的外币。美国可以收“铸币税”,印度显然不能。拿着卢比的俄罗斯大概率仅能向印度买一些药品物资,同时将多余的卢比投资印度的金融资产,无法用卢比向其他国家购买任何东西。卢比的国际化程度距离人民币还相差较远,更别说美元了。此外,印度的金融稳定性不一定比俄罗斯好。俄罗斯有可能最终还是通过“友好国家”间接持有美元和欧元。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是非常时期的一种探索。目前,卢布并没有成为国际货币的能力,背后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将经历一段时间剧烈的结构性调整。而且,俄罗斯国内缺乏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未来可能会进一步被国际主要市场孤立,意味着持有卢布并不让人感到安全。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不仅经济实力仍在稳步上升,而且金融、科技、军事和外交等其他综合实力也在同步发展。基于分散地缘政治风险的安全考虑,中立和不受西方待见的国家可能会增加对人民币储备资产的需求。

  俄罗斯卢布结算新政以自身强项大宗商品为锚定,为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尝试。虽然卢布定价体系并不完善,但是进口俄罗斯资源的国家都需要在外汇市场购买卢布并承担汇率风险。

  因而,部分市场人士呼吁中国应该推动优势商品以人民币结算为主。只是,虽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却缺乏贸易定价权。去年2月份以来,中国贸易条件指数同比持续低于100,意味着虽然因率先复工复产,全球在购买中国商品,但出口竞争依然激烈,中国货还是卖不出高价格。从2009年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至今,中国外贸进出口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占比仅有15%左右。而据现有可得数据,2015年日本进、出口贸易中日元计价占比分别为25.0%、35.9%。可见,真正将中国的经济优势转换金融优势,还有待于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十四五”规划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国际要闻精选: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