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关注财经投资 房产置业 旅游攻略 教育培训 汽车动态 娱乐播报 科技频道 美食 时尚 医疗 川南文化 情感助手 职场达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大安区 沿滩区 高新区 荣县 富顺 国际要闻 本地热点

财经投资新闻:MCN机构签约乱象:一签10年违约金1亿,网红离职不容易

记者:采集侠 时间:2021-12-17 16:52  来源:网络整理
汽车动态】:地平线牵手纵目科技,将开发智能驾驶量产级解决方案
汽车动态】:有望实现年产50万辆 特斯拉供应链90%本土化
汽车动态】:英飞凌任命下一任CEO,曾任汽车部门主管和COO
汽车动态】:多家中国车企将采用特斯拉一体铸造策略
汽车动态】:超9万辆北京现代索纳塔召回
MCN机构签约乱象:一签10年违约金1亿,网红离职不容易由自贡新闻网采编:● 近年来,MCN机构(网红经纪公司)数量激增,2015年仅为160家,2020年已超过2.8万家。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暗藏着一些MCN机构打着“培训网红”的旗号圈钱、分成比例不合理、“网红”离职...

● 近年来,MCN机构(网红经纪公司)数量激增,2015年仅为160家,2020年已超过2.8万家。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暗藏着一些MCN机构打着“培训网红”的旗号圈钱、分成比例不合理、“网红”离职时面临天价违约金等乱象

● 有的MCN机构专做秀场直播,签约时提出每月直播60个小时才能拿到底薪,而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多附加条件,如后台要达到多少观众、日均礼物收入要达到多少等。这种情况下,很多主播连底薪都拿不到、拿不全,更不用说提成了

● MCN机构与“网红”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双方共赢,而不是试图一方压倒另一方。目前MCN机构签约的乱象,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涉及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来综合治理

上交账号和署名权、签订过长年限的合同、规定过高的违约金……这是北京律师李亨此前与一家MCN机构(网红经纪公司)谈合作意向时的经历。

李亨从事文娱产业研究多年,因为经常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发表原创文章,近些年陆续收到了30多家MCN机构抛来的橄榄枝,想要捧他做“网红”。但MCN机构单方面提出的一系列不平等要求,让李亨感觉很无语。

金盾影视中心主任和制片人李学政指出,MCN机构是影视经纪公司的一种延伸,两者的经营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垄断人才、收入二八分成甚至一九分成“倒挂”劳动报酬、制造话题进行宣传,而MCN机构的门槛相对更低,近年来迅猛发展,容易滋生更多乱象,亟待整治。

MCN机构签约乱象:一签10年违约金1亿,网红离职不容易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MCN机构数量仅为160家;2018年增至5000家;2020年超过2.8万家。

数量激增背后,暗藏哪些乱象,又该如何治理?《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

工作累分成比例不合理 离职时面临天价违约金

前不久,山西太原小伙陈晓伟从一家MCN机构离职。虽然“网红”梦碎了,但他还是长长松了口气——终于脱身了。

今年2月,怀着“网红”梦想的陈晓伟在朋友推荐下,与一家MCN机构签约。

一开始,陈晓伟做拍短视频推荐商品的“达人”,接一些信息流的广告,比如牙膏、磨砂膏、面膜等。后来,接连几周没有商单,迫于经济压力,他从公司接手了一个生活科普类账号,承担编导和运营任务。没多久,这个账号就涨了近40万粉丝,互动也活跃起来。

“可无论是做‘达人’还是运营视频号,不管商品卖出多少,互动量涨幅多大,我都不能获得任何额外的收益。每月除了3000元底薪外,其他收入全靠广告提成,如何提成完全由公司说了算。”陈晓伟说。

他告诉记者,在这家MCN机构,比他“惨”的人大有人在。一些学艺术的刚毕业的年轻人,专做秀场直播,也不带货,除非粉丝量非常大,有粉丝愿意在他们直播时刷礼物,否则只能拿底薪,一个月也就2000元。

而大家的工作量却非常大。“每天要直播8个小时甚至更长,播什么产品自己完全没有选择权,都是公司选定的产品,解说词大同小异。”陈晓伟说,此外,公司强制性要求每名主播每天要拍摄一条视频,主播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

陈晓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得以顺利离职。

有很多人,想走却被各种条件限制很难走掉。视频博主@林晨同学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的一天,@林晨同学在账号上发布一则视频,称自己在签约MCN机构后面临一系列困境,让他“没有办法继续做视频”。这些困境包括:公司强硬要求在视频中植入商品广告,签约后并未得到公司承诺过的运营资源,公司也未提供任何薪资,而在他拒绝植入广告后,被公司索要300万元天价违约金。

紧接着,同一视频网站多名博主也纷纷发布视频,讲述自己与MCN机构的纠纷,高额的违约金赔偿是他们反复提及的问题。有多名博主说:被天价违约金吓到了,只能选择继续忍耐。

那么,既然收入分成如此不合理,违约金又那么高,为何很多人仍然签下这样的合同呢?

“一些年轻人起初看中经纪公司的资源,即使收入分成低也认了。可没想到资源并没有其想象的那么多又或者并不能用到其身上,待时间一长,意识到合同问题想解约时,面对高额违约金也只能望而生畏了。”李学政说。对此,他已司空见惯,他之前认识一名艺术学校的大学生,还未毕业就与经纪公司签约了,一签就是10年,违约金高达1亿元。

财经投资精选: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