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
活动中涌现出观摩式、访谈式、情景式、体验式等一大批党员喜闻乐见的党课形式。广西、重庆、贵州等多地采取诗朗诵、情景剧、说快板、唱山歌等方式讲党课,让党课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西藏制播“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故事党课,讲述卓嘎、央宗一家人50年扎根雪域边陲、守护祖国领土的感人故事,以情化人。四川宜宾市推出“乡音党课”,让驻外流动党员听到家乡声音,了解家乡变化,增强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党课走出了会议室、报告厅,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教育基地、生产车间、田间地头,让党员身临其境受教育。广东茂名市针对渔民党员出海作业周期长、学习教育集中难等问题,开展“送党课上渔船”系列活动,把党课讲到了甲板上。中国航发把党课课堂设在党建文化阵地、科研生产一线、试验试车现场等,既讲红色精神,也讲业务知识,激发企业“红色生产力”。
随着“党课开课啦”活动深入开展,党课多了,内容实了,形式更多样了,党员更爱听了,党课更好起到增强党性、坚定信念、凝聚意志的作用。
精心制播节目,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党史“金课”
“如何看待功利性入党这种现象?”“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入党了就要接受严格的教育、管理、监督。只要在党一天,就得像个党员的样儿,就得按照党的要求去做。”这是《党课开讲啦》第一期节目《党的光辉历程》中的现场问答,问得尖锐、答得精彩。
在言语交流、观点交锋、情感交汇中碰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这样的党课才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传播力。《党课开讲啦》节目为党课立起了标杆、树起了典范。
——主题主线鲜明突出。3期党课节目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这个主题、贯穿百年党史这条主线,“党的光辉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伟大成就”3个专题设计,与党中央要求和基层学习需求高度契合,是广大党员群众想听、想看、想深度学习的内容。
——权威讲解扣人心弦。谢春涛、黄一兵和杨凤城3位主讲人都是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他们用历史的细节、动人的故事、翔实的数据、鲜活的事例、鲜明的对比,带领亿万观众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光辉和真理的力量。
——呈现方式丰富立体。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动情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与大家分享奥运健儿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向大家展现了“农家乐、民俗忙、瓜果香,游客如织进下姜”的美丽场面……视频连线跨越千里、隔空对话,令听讲人“见屏如见面”,身临其境观、感、学、悟。
3期电视党课的成功来之不易。一场场“头脑风暴”汇集起各方智慧,一遍遍反复修改只为精益求精,一次次在演播室寻找最佳状态,一点点细微的含糊之处都不放过……扎实的工作“打底”,党课才有如此精彩的呈现。
“用学术讲政治、用故事讲道理,既有严谨缜密的理论思维,又有润物无声的思想洗礼,这才是具有示范意义的党史‘金课’。”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耿化敏说。
推进融合传播,形成正能量与大流量兼具的“网红党课”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凤梅收看《党课开讲啦》后兴奋地说。
全国各地党员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共产党员”教育平台、智慧党建平台、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育站点、远教广场、户外大屏、“村村通”广播等各种渠道,都可以同上一堂党课,共同汲取精神力量。
融合传播在“党课开讲啦”活动中得到深度应用,全方位、多时空、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推动全国各地的优秀党课在全网共同播出、展示,扩大了覆盖面、提升了影响力,党课的正能量正在成为网络的大流量。
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教育平台第一时间开设“党课开讲啦”专栏对全国优质党课进行展播,截至目前已推出近300部。各地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积极跟进,江苏打造《记忆100》系列微党课节目,安徽在“安徽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百部党课献礼建党百年”专题专栏,新疆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遴选展播30部“讲党史 诵经典”专题党课,山东济南市在地铁站台大屏、车厢屏以及公交移动电视展播优秀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