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如何整治?(2)
有的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手段隐蔽、不会被查处。为了逃避监督,送礼收礼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同时由于收送礼品礼金双方多为“背靠背”,且多为现场实物交接,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助长了部分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重庆市大足区城镇房屋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杨洪川作为审核全区危房鉴定和白蚁防治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违规收受多名管理服务对象烟酒红包等礼品礼金。杨洪川在接受调查时坦言,他收受礼品礼金基本上都是“一对一”,加上他对第三方企业能否承揽相关业务具有“生杀权”,自信收礼很安全,不会被发现。
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需久久为功
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屡禁不止,既反映了“四风”的顽固性、反复性,也警示我们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仍需久久为功,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破除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靠思想和觉悟。很多党员干部都是从战战兢兢收受烟酒茶、小红包开始,到肆无忌惮收受贵重礼品、巨额礼金,最后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党员干部面对馈礼必须头脑清醒,在讲究礼节的同时,始终牢记,在遵守纪律的原则性问题上,没有多少之分,没有大小之别,也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不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要拿,不该收的礼再轻也不能收。党员干部还要保持良好的兴趣爱好,正确对待“哥们情谊”“感情投资”这样的“糖衣炮弹”,坚决抵制庸俗关系的侵蚀,净化朋友圈、交往圈,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让违规送礼者无“路”可走,让“围猎者”没有可乘之机。
纪检监察机关在严肃查处问题的同时,要加强日常教育,对查处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辨析正常人情往来与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行为的界限,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自觉抵制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歪风邪气,化风成俗。
紧盯花样翻新,坚守重要节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强化“不敢”的震慑,也很关键。
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重要节点不放松,严肃查处节假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顶风违纪行为,不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法不责众,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让顶风违纪者快速受到惩处,让心存侥幸者及时收手。
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通过明察暗访、交叉互查、专项督查、设置监督举报平台等方式,持续提升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坚决扒下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电子马甲”“隐身衣”,让妄图掩人耳目的违规收送行为无处遁形。同时,针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涉及的各类主体,纪检监察机关要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与相关职能部门同频共振,坚决堵住问题发生的漏洞,进行系统治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留得清气满乾坤。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廉洁纪律,自觉在人情和纪律之间划出红线,坚决防范掉进礼品礼金的“陷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定力,继续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补齐制度短板,持续扎紧制度笼子,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成果。(重庆市纪委监委 罗泽旭)
【编辑:孙静波】
国内关注精选:
长春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长春新闻 1月25日消息,1月10日,黑龙江省望奎县输入性疫情发生后,长春市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精准防控措施,坚决阻止疫情...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湖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叶志强的文章《疫情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彰显人性温度》。 全文如下 【彰显温度】疫情问责坚持实事求是彰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上海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11月1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作宣讲报告。李强指出...
根据上海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部署安排,市委书记李强今天下午(6月10日)为科技系统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李强指出,秉持初心、坚守初心、锤炼初心是每一位党员干...
这两天,甘肃陇西县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成为了舆论焦点。 通报中称,2017年9月4日,县工商局干部毛志尧醉酒驾驶小轿车将环卫工宋某某碰撞致死。2018年3月2日,陇西县人民法院判决毛志尧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