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关注 财经投资 房产置业 旅游攻略 教育培训 汽车动态 娱乐播报 科技频道 美食 时尚 医疗 川南文化 情感助手 职场达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大安区 沿滩区 高新区 荣县 富顺 国际要闻 本地热点

国内关注新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突破关键技术是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2)

记者:盐都自贡在线 时间:2019-03-03 03:51  来源:
国际要闻】:街道变河流、地铁遭漫灌……暴雨致美纽约等地超40死
国际要闻】:美佛州新冠死亡率激增 葬礼排不开、遗体无处放
国际要闻】:阿富汗塔利班今或宣布新政府组成 美不愿放宽对其制裁
国际要闻】:1小时回家路花14小时!纽约乘客因暴雨被困列车上过夜
国际要闻】:5小时内,纽约市遭灌入相当于50000个奥运泳池的水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突破关键技术是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2)由自贡新闻网采编:二是更好发挥市场力量,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形成新优势新动能紧密结合。我们要更大力度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关键...

二是更好发挥市场力量,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形成新优势新动能紧密结合。我们要更大力度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但是,突破关键技术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要在开放创新中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而且要避免形成新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不少所谓关键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市场竞争问题,是产业生态是否有竞争力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利条件更多,国内对自主技术和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大,不少企业已经具备进军高端技术的实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研究如何在强化市场导向和开放创新背景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创新政策、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更加协调,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在关键技术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稳步推进结构性去杠杆

记者:面对去杠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新形势,如何更好地推进结构性去杠杆?

李伟: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宏观杠杆率已基本保持稳定,但结构性压力仍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推动结构性去杠杆。

居民部门稳杠杆,关键是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就金融领域而言,要及时完善和适时调整房地产宏观审慎政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货币环境稳健中性。

国有企业去杠杆,要以优化去杠杆考核指标为重点完善国企债务约束机制。目前,国企去杠杆的考核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但这一指标行业差异性强、操作空间大,可考虑将债务增速等作为去杠杆的考核指标。此外,还应继续大力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等。

从过去的经验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速与经济下行压力关联性较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要特别重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无序扩张。实际上,中央提出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就是“开正门”,为防范隐性债务风险提供支持。2019年,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全口径监测预警;推动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机制的有效落地;着力强化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约束机制并积极推动其市场化转型;强化金融监管和加强监管协调,严控金融体系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提供支持。

区域发展进一步分化

记者: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

李伟:2018年,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在各个区域中都有所反映,但中低收入地区面临的下行压力更大、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进一步加重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面临的压力最大。四大板块内部的区域差异也在加大,各区域板块内部南方地区整体上好于北方地区。具体来看,欠发达地区的转型压力不同于相对发达的地区,结构短板在于制造业发展滞后。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相对不足的投资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结构矛盾。在打造创新动能方面,区域不平衡也十分突出。

首先,今年要重点研究如何稳定及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增长,把稳增长与补发展能力短板、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重点研究如何推动区域内企业提质增效,继续深化结构改革,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质量效益;第三,要重点研究如何落实中央开放发展新战略,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打造“陆海贸易通道”、推动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如何推动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更加有效统筹使用创新资源。

就业结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如何看待当前稳就业的重点和难点?

李伟:就业不仅关系民生与社会稳定,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2018年,面对一系列复杂因素,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而且是稳中向好。但是,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2019年,就业结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

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2019年部分受影响突出的领域就业压力可能会逐步显现;二是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三是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行业乃至部分存在“泡沫”的行业失业压力不可低估;四是过去对就业贡献突出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少发展压力,对就业的贡献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明显弱化;五是技术进步加速,在一些领域机器替代人的趋势明显,部分大龄、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六是201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860万,不仅数量再创新高,对就业岗位和收入的诉求也较高,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此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农业对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已经明显下滑,部分隐性失业可能进一步显性化。

国内关注精选: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