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首阶段通车 短短4.5公里、5分钟车程却耗了30年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
上世纪80年代提出构想,1993年启动第一期工程,2002年批准“填海计划”第三期工程……但直到今年的1月20日,这条全长4.5公里、车程5分钟的香港中环湾仔绕道,才实现首阶段通车。
在这耗费近30年发光阴中,中环湾仔绕道工程历经多番波折:保护海港、填海官司、清拆天星码头、死守皇后码头、以及一连串的司法复核,让该工程延误多年,造价也从最初预计的80亿港元(69亿元人民币),飙升至360亿港元(311亿元人民币)。
大公报专栏作家屈颖妍用内地不久前开通的“雅康高速”与之对比,称这被誉为筑路界的“珠峰”,施工难度大却仅用时5年,投资230亿元人民币,她为此质问说,“西方式民主真的能利民吗?”而见证绕道通车仪式的民建联立法议员葛珮帆则感慨说,“大型基建政治化,以司法复核阻挠基建,全社会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中环隧道出入口(图自中新网)
4.5公里、5分钟车程,耗了30年
香港中环湾仔绕道,是一条横跨香港殖民地时代和特区时代的工程项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港岛主要干道经常堵车,香港政府已提出“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以兴建中环湾仔绕道及多条拟建的铁路支线,并于1993年起启动第一期工程。
2002年12月,香港行政会议批淮“中区填海计划”第三期工程,填海面积为23.11公顷,以提供兴建绕道的土地。
但在2003年,“保护海港协会”以临时填海工程受《保护海港条例》监管为由,提出司法复核,指称绕道工程的填海“面积过大”,并称城市规划委员会当时通过的“湾仔填海计划”第二期工程违反《保护海港条例》。
之后法院裁定政府败诉,使得“湾仔填海计划”第二期的工程批淮被迫取消。法官在判词中还明确指出,除非有凌驾性公众需要才可以填海,事前政府还须咨询公众。
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司法复核官司。经过多次博奕,双方互有输赢……
2005年香港政府为此修订中环湾仔绕道设计及建筑方案,并向公众咨询。根据当年的方案,该工程原本预计在2010年完工。但在此期间,除了填海争议、司法复核,还曾引起数次群众运动。
为了配合填海需要,香港政府在2006年决定,把有着48年历史的旧中环天星码头及中环天星码头钟楼拆卸作道路和商厦用途,此举引发香港部分民间团体的不满,他们通过静坐示威以阻止拆卸,后还演变成警民冲突。
后一年,香港政府又决定清拆殖民地建筑——中区皇后码头。尽管声明中一再强调,把皇后码头拆卸后会另觅地方重建,但以朱凯迪为首的保育人士深感不满,甚至在码头发起绝食抗争,为此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为了平息这些争议,香港政府在2008年重启填海范围的公众咨询。最终在2009年工程才得以拍板动工。但此时,方案经修改后的造价,已经由原来预计的80亿港元(下同),激增至328亿元,2013年更是增至360亿元。
林郑:体会到在港推展基建并非易事
在今年1月20日早上8时,香港中环湾仔绕道首阶段开通,首日便吸引了不少车辆试行新路。全长4.5公里中,有3.7公里为隧道,绕道实施双程三线行车,主干道限速为每小时80公里,连接路限速则为每小时50公里,驾驶人士可免费使用。
绕道通车后,驾车来往中环及北角东区走廊只需约5分钟,有效纾缓干诺道中、夏悫道和告士打道的交通挤塞情况。预计每年节省4000万行车小时,减少1.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48万棵树。
在正式通车前一日的仪式上,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还与一众官员及议员,乘坐开篷巴士进行体验。
林郑月娥在致辞时感慨,她对绕道通车百感交集,足足三十年,终于到今日通车。她还提到,自己曾两次参与绕道的建设,包括2003至2004年担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时,处理填海争议及官司,以及2007年以发展局局长身份向公众解说为何要迁拆皇后码头,这让她体会到在香港推展基建并非易事。
国内关注精选:
(观察者网 讯)本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台湾)(经贸文办)自即日起暂时停止运作。今天(2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对此回应表示:台方近年的一连串行径已...
3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晓明、副主任邓中华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勇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
今天(3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有关情况,并...
今天(3月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有关情况,并...
(观察者网讯)去年,当时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曾发布公告,要求香港地区制造的商品在出口美国时,必须标记为“中国制造”,而非原来的“香港制造”。 为此,香港特区政府曾在世界贸...
(观察者网讯)据香港“东网”等港媒2月23日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于今天下午举行记者会,公布公职条例修订草案。草案明确,香港区议员就任也必须宣誓拥护《基本...
据新华社18日报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港澳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王振民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
香港特区政府29日宣布,不再承认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作为有效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由1月31日起,BNO护照不能用于在香港出入境,亦不会在香港获承认为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 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