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为政治局上课的教授如何建言“军民融合”(3)
谈到国防建设,人们可能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其投入是对经济发展的“净扣除”,因为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投到国防部门的资源越多,进入经济民生的自然就少了。姜委员认为,这种认识非常片面,他说:“国防和经济这两大建设之间,如果采取一种深度融合的方式,它就能够最大限度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种正向的拉动和牵引作用。表现在刺激增长、创造就业,促进经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牵引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些方面的作用都非常明显。”因此,军民融合发展恰恰是解决资源分割对立问题的关键。
姜鲁鸣委员接受海峡之声采访
结语: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发展大战略,全面筑基布局吹响新时代号角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努瓦(Benoit)考查了44个国家在15年中的国防开支变化与经济增长情况,证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之后又有不同的经济学家建立了23组模型来论证这种效应的存在。时至今日,从实践中得出真知、尝到滋味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对这个问题早已不再争论——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无论这个国家是否声称自己要搞军民融合,都毫无例外在以自己的方式谋求军事和民用经济部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兼容发展,实现“一笔投入、多项产出”。可以说,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趋势。
对此,1985年就开始从事军民融合研究的姜鲁鸣委员洞若观火,因此他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如何在新时代顺利推向深入并行稳致远。在姜鲁鸣委员看来,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决心意志已经十分明确,自2018年起,将从战略牵引、体制建立、政策法规、制度运行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作为军民融合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2018将是铺路筑基的关键一年,围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一总体目标,全面改革、破解矛盾、重塑结构的号角已正式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