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美国收回销毁集束弹药承诺(2)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美国加入《集束弹药公约》,但对其相关承诺出尔反尔,乃至阳奉阴违的行为,只是为了争夺“国际话语制高点”,实际上根本不打算真正放弃集束弹药。
《集束弹药公约》虽然是反映了国际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历史上与之类似的公约也有不少,如《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禁止使用专用于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的投射物的宣言》,但都未能阻止相关技术的发展。其中《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宣言》至少还确立了化学武器不道德的国际法概念,然而直到1993年,包括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在内大部分国家签署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才真正签署。而至于《禁止从气球上或用其他新的类似方法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基本上就只有给国际法学术界提供一些依据的作用而已了(理论上该公约依然有效),因为如今世界上所有有空军的国家都已经在“践踏”这一宣言了。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集束弹药依然是对范围内实施攻击的最有效武器之一,2014年的乌克兰内战中,双方都大量使用了集束弹药,尽管乌克兰政府方面极力否认,但据人权观察组织称,有大量证据显示乌克兰政府至少在几十个城市与农村的战斗中大量使用了集束弹药,主要是使用火箭炮发射。而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军在叙利亚冲突中也大量投掷了集束弹药。虽然美军自身宣称近年来没有使用集束弹药,但事实上将其大量出售给未参与《集束弹药公约》的中东国家,在也门冲突、叙利亚冲突中,冲突双方都使用了集束弹药。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集束弹药本身也在进化,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已经研制和装备的末敏弹实际上也是一种集束弹药,而美国国防部先进技术研发局已经开始招标,研制下一代末敏弹,将使用4轴无人机之类的投射手段,让末敏弹具备智能化自主寻的能力,这就涉及到人工智能系统自主决定杀伤人员的问题,必然会引起新的道德准则危机和人道主义关切,这类武器投入使用的时候,无疑也会引起新的国际讨论。
美军已经开始招标研制用集束炸弹投掷无人机蜂群携带末敏弹药攻击战场目标技术,这将必将引起新的人道主义危机
2008年,中国政府就曾表态,关于集束弹药问题,应该坚持“平衡处理军事安全需求和人道主义关切”原则,达成全面、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集束弹药引发的人道主义关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不负责任地滥用这种弹药以及战后未及时清除遗留未爆子弹药。因此,针对使用和战后清除这两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规范其使用目标、操作程序,加强对未爆子弹药的清除,是解决集束弹药引发的人道主义关切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国内关注精选: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12日发表2019年度公开信,并通过新华社独家发布一条视频。盖茨赞赏中国在促进全球发展中的贡献,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科技创新,解决全球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