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特稿:中国创新成果 世界发展红利(2)
在中国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中国的相关技术和经验也在助力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持久的绿色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方注重“依国开方”,因地制宜帮助当地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由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企业合资建设的扎纳塔斯风电项目是中外清洁能源合作的一个缩影。扎纳塔斯是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一座城市。在哈萨克语中,“扎纳塔斯”是新石头的意思,这座城市因磷矿石而兴,又因矿产工业没落而衰。如今,风电赋予扎纳塔斯新的生命力。
距离市区不到10公里的这一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每年可发电约3.5亿千瓦时,能满足100万个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大大缓解哈南部地区缺电现状。相比同等容量的火力发电,风电场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并减少大量温室气体和灰渣排放。
“扎纳塔斯是幸运的。这个仅有约2万人的丝路沿线小城,如今赶上新能源发展的浪潮,居民有了新工作,财政有了新税收,城市也就有了新生命。”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哈方投资方维索尔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阿尔马斯·丘金说。
肯尼亚东北部加里萨郡地处干旱炎热的沙漠地带,中企在这里承建了一座光伏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超过76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7万户家庭38万人用电需求,不仅让当地居民摆脱了缺电困扰,还极大促进了当地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如今在肯尼亚,不仅是光伏发电,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也深得当地居民喜爱。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得益于中国推动的资本流动、技术和知识转移,非洲大陆实现碳中和的进程正在加快。
在20多个欧洲国家,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累计已为当地减少7万多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东盟、南亚、西亚、东欧、非洲等地区,基于北斗系统的土地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成功实施。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月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同比增长0.9%,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首位。共有13家中国企业进入了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人排行榜前50位。
璀璨星河中,“天问”探火、“羲和”探日、“神舟”与“天和”对接;广袤大海里,“海斗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和科考应用;杳杳冥冥间,“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实现量子优越性……中国科技在多个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寰球同凉热,人类共命运。“创新中国”将与全球分享更多的新“宝藏”,给更多国家带来共同发展的新动能。(参与记者:王钟毅、汪平、陈家宝、郭鑫惠、黎华玲、白林、张继业、陈昊佺、朱炜)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