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全民植树既要讲义务又要讲业务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这几天,很多地方都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这是一个全民的节日,自然也看到了全民植树的热潮,很多人自发参与到植树活动中。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把插柳植树上升为一项国家工程。今年正值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义务植树的深入人心,对于生态文明意识也起到了涵养作用。
全民植树要讲义务,在这方面永远没有完成时,还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做,但也有一个问题,植树是否只要有热情就行?这些年来在植树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植”轻“管”,部分存在“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现象。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到植树成果,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植树热情。
针对这个问题,现在的矛头都指向了管护不周。症结是在这里,可解决问题必须从概念走向具体,进一步讲,在反思态度的同时,恐怕还要想想专业的问题。植树是一门学问,种活一棵树不是一件容易事。土壤的问题,树种的问题,什么土壤选择什么树种的问题,什么树种具体怎么种植的问题,其实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运动化植树的背后,也有着大量的不专业。
在义务植树的热潮中,现在也出现了一种“业务植树”。简单讲,就是植树更讲业务,推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过去讲义务植树,更多直接种植树木,而现在,则有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选择,参与者还可以认种认建绿地、认养古树名木、购买森林碳汇等。即便是直接参与植树,也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而不是仅仅凭着兴趣植树,更不是一植了之。
“讲业务”与“讲义务”并不矛盾。植树确实是一种义务,但植树不仅仅是过程,还要看结果,这就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前提下。在植树过程中更多“讲业务”,则体现了对科学性的追求,这其实为承担植树义务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且,强调“讲业务”,也在事实上扩大了义务植树的参与性。过去很多人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参与到植树中来,现在却可以通过创新的办法来实现事实上的参与。“讲义务”也不是一味拒绝直接植树,只是更加强调植树要讲科学,参与者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全民植树既要讲义务又要讲业务。植树需要热情,但不能仅靠热情,应该进入专业化植树的时代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选择的大规模植树时间,并不是扎堆在植树节,而是根据地区实际灵活机动。这就是“讲业务”导向的体现。(乔杉)
国内关注精选:
(观察者网讯)据台媒5月21日报道,台湾“立法院”21日三读通过所谓的“全民防卫动员署组织法”,未来台湾防务部门将设“全民防卫动员署”,强化后备战力,负责后备军人管理、...
3月8日,全民全企消费赠送数字红包启动仪式现场 国家商务部于2月26日发出《商务部关于组织开展好2021年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要求围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全面促进消费的主题...
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苗的基本属性还是属于公共产品,价格可能会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我们一起参加...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9日消息,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到每一个人、每...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国资小新” 中国14亿人全民用上电!这个话题前一段时间有点火,但很多人还是不大清楚这其中的意义。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
据香港《文汇报》10日消息,香港社会在暴徒四处冲击的情况下陷入混乱,严重影响市民生活,令香港各项经济指标显著下滑。止暴制乱、恢复社会秩序是市民的共同心声。“守护香港大联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changan-j)。 把图片平台做到24小时内十上热搜,视觉中国前无古人,估计也难有后来者。 一张举世瞩目的黑洞照片,和往常一样,视觉中国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