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盗墓影视剧盛行 “最后”的穿山甲变成了“摸金符”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刚刚过去的国际穿山甲日上,国内第一部野生中华穿山甲纪录片《寻找最后的穿山甲》,宣布了一个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引起了大众的关注:穿山甲又被古玩市场盯上了。
以往穿山甲贸易常常集中在中药市场和餐馆,近年却以梳子和“摸金符”的形式出现在文玩市场,而这竟然仅仅只是因为近几年流行的盗墓题材作品。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创建于1976年,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合作支持成立的野生物贸易研究项目。
纪录片中,TRAFFIC中国项目的徐玲介绍道,2006年,他们做了一个市场调查,主要针对中国的药材市场和边境餐馆进行走访,了解穿山甲甲片和肉的消费情况。
去年(2018年),他们再次回访时意外发现,穿山甲消费在中国花样迭出,竟然在文玩市场也出现了穿山甲的踪影。
工作人员在文玩古玩类市场,发现了从非洲而来的巨大穿山甲甲片,被雕刻成售价不菲的挂件、梳子,有些做工精致的挂件,最贵可以卖到2000元。
而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竟然发现了以往不常见的穿山甲爪子。经由文玩老板介绍后才知道这是“摸金符”,而来源竟是近几年来受到人们追捧的盗墓题材影视剧。
“摸金符”是小说《鬼吹灯》中杜撰的一种道具,书中描述它是由穿山甲爪子制作的一种装饰物。而文玩商家正是利用这类盗墓题材作品的热度,把穿山甲爪子做成吊坠,炒作概念,宣称佩戴后可以像影视剧中的主角一样,驱邪、避鬼。
2018年3月发行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也有专题文章提到相关内容。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同样的商品交易还存在在线上,并且因为使用微信转账等方式付款,不会留下直接证据,快递也不会被检查,双方交易过程更“安全”。
一个虚构物件,竟然会有如此多的人相信它真能像影视剧中所说辟邪驱鬼,令人费解。
国内关注精选:
(观察者网讯) 据财新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研究限制影视剧集数的政策。两位影视行业高管向记者证实,针对目前国产剧“注水”严重的问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研究相关应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