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总书记国内考察调研,这个新特点越来越鲜明
据@新华视点 1月19日消息,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北雄安新区、天津、北京,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考虑来认识和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作善成,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从长江之行,到东北之行,再到京津冀之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跨多省市、着眼特定区域发展的新特点越来越鲜明。
常常在几天时间内行程上千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充分表明区域协调发展这件事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沿着习近平的足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新版图”愈加清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愈加走向深入。
定方向 理思路
2018年4月,习近平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厘清思路——
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领域 全方位
东北振兴,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8年9月,习近平踏上东北这块黑土地。在沈阳,他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活力源 增长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在广东考察期间,他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提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上海考察时,他指出,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区域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期间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再次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以重大区域战略为引领,联动东西南北,区域协调发展规模效应不断释放,为中国经济注入充沛动力。(记者 安蓓)
国内关注精选: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比亚迪获颁国内首张SGS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比亚迪集团品质处总经理赵俭平、比亚迪集团地区总经理曾银水、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
4月19日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 在美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了解重大主题和国家形象设计作品创作、展示等...
一座巨大的灰色钢结构“考古大棚”内,身着防护服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坑内趴在悬空的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工作着。 4月19日,李克强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现场负责人介绍,...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砥砺奋进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1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新华社记者霍小光、张晓松、朱基钗、邹伟 2021年的春天,“两个一百年”奋...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颁奖时,一位老人两次尝试起身向总书记致意,总书记轻拍她肩膀,俯身为老人颁授证书,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她就是...
一个奇迹,令世人瞩目。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8年后,全部脱贫。 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是人类减贫史所未见。这个大事件,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发生于中国。 泱泱大...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北京、河北考察,探冬奥场馆,看参赛备战,问运行保障,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今年国内首次...
热解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诗寄语冰雪健儿,希望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把冰雪运动各个项目开展起来,促进冰雪运动在我国全面开展。 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