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专题片揭露天津圈子文化:有落马干部将黄兴国看成组织的化身(2)
据专题片介绍,罗福来还潜心经营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同学圈、官场圈,他还将这些圈子分为“核心圈”和“边缘圈”,其行为的恶劣与狡诈令人咂舌。
罗福来说,“自己也是对不熟悉的、不放心的,或者是跟自己比较远的人,也是坚决地不收受他们任何的礼金和礼物。但是,对比较信任的、身边的,包括体制内的、企业界的就放松了警惕,给他们办了事,也收了他们的钱。”
天津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人员举例介绍称,“罗福来儿子结婚时,‘核心圈’的人送他100万,他毫不犹豫地就收下了,‘边缘圈’也有人送100万,被他坚决退回,减为50万,再减为20万,最后只收了5000。在武清区,先后有50多名干部因钻罗福来的圈子,给他送钱送物,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天津政治生态的“顽疾”
段宝森、尉永久、罗福来三人本已身处要职,却仍千方百计厚颜无耻找靠山、钻圈子、搭圈子,试图在谋求升迁和私利上投机取巧走捷径。上述专题片解说称,“然而,他们机关算尽,可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但最终难逃被圈子套牢、作茧自缚、中途折翼的下场。”
事实上,专题片通过以案说事、以案警示的方式,呈现出的只是天津官场圈子文化的一个侧面。
圈子文化是天津政治生态的一大“顽疾”,也是天津市委着力解决的政治生态问题之一。
2016年6月29日至8月2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天津市开展了巡视“回头看”。2016年10月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向天津市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时直言,天津“圈子文化不绝,政治生态遭破坏”。
随后,整治圈子文化成为天津市委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市委决定将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作为巡视整改的重中之重、专项整治之首”。2016年11月15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整治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随后,2016年11月21日,天津市委召开深入推进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从四个方面给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画像”,认清危害,坚决打赢专项整治攻坚战。
2016年12月26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在通报中,天津市委将整改圈子文化作为重中之重。
通报称,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破坏党的纪律,分散地方领导力量,弱化党的集中统一,挑战党的组织原则,是天津政治生态的“顽疾”。过去一个时期,市委常委会班子没有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看待圈子文化,对圈子文化产生的性质、根源和危害缺乏深入分析辨识,缺乏政治警觉。好人主义盛行,责任在市委、在市委主要负责人。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缺乏主动表达意见建议、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的锋芒,这种政治原则性的弱化,一定程度上纵容和放任了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经过深刻反思、深入研究,市委决定将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作为巡视整改的重中之重、专项整治之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强力推动整改。召开座谈会和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对天津政治生态的严重危害,强调要把讲政治贯穿整改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决不允许在整治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中再当“好人”、再犯错误。全市上下深化认识,发扬战斗精神,以刮骨之勇、雷霆之力、穿石之功抓好整改,形成狠抓整改落实的强大势能和合力,坚决铲除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滋生土壤,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进行传达学习,衷心拥护、忠诚捍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用核心的思想统一思想,用核心的意志统一意志,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权威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印发通知,对全市学习贯彻作出安排,各级党委(党组)普遍以党委(党组)会、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25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收听收看了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市委常委和市委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为基层单位作宣讲报告22场。12月11日至12日召开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讨论审议《关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等五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