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王毅谈朝鲜半岛核问题:动武的选择绝不可接受
据外交部网站12月9日报道,12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朝鲜半岛形势仍然深陷示强与对抗的恶性循环,前景不容乐观。但同时也要看到,和平的希望仍未湮灭,谈判的前景依然存在,动武的选择绝不可接受。我们认为,下一步各方还是应当认真考虑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先走出缓和局势的第一步,至少先把半岛局势从目前的“对抗黑洞”中拉出来,为重启对话谈判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王毅 来源:外交部
在半岛核问题上,中方做了比各方都要多的努力,承受了比各方都要大的代价。我们始终认为,各方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应当有一个共同的遵循,那就是必须遵循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和精神。安理会决议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意志,是各成员方都需要遵守的国际责任,中方也将予以严格执行。如果谁提出不符合安理会决议的要求,实施安理会决议以外的举措,甚至采取单方面的行动,势必破坏安理会的团结,损害别国的正当权益,我们也决不会赞同和接受。
以下是外交部全文:
外交部部长 王毅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很高兴又同大家在年末相聚,共同回顾一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盘点中国外交的春华秋实,同时也听取大家对下一步外交工作的真知灼见。
即将过去的2017年,不论对世界还是中国,都是具有特殊和重要意义的一年。
对世界而言,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正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关头,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人类社会再一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是共赢还是零和?对这些问题,各方都在认真思索。在此过程当中,大国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将会牵动世界的未来发展,也攸关人类的前途命运。
就中国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年我们胜利召开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同时也明确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应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困扰世界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国答案,那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2017年,既是中国外交的回顾总结之年,又是开启新篇之年。
今年以来,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过去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推动中国外交继续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又取得不少重要突破和进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描绘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世纪蓝图。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四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不断释放合作共赢的红利,不断汇聚吸引力凝聚力,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把合作的希望寄托于“一带一路”。
今年5月,习主席在北京成功主持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各国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与会,出现一席难求的盛况。29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首脑齐聚北京,13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踊跃参会,成为中国首倡主办、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形成世界各国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全球共识。
这次论坛上,习主席提出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目标,规划了“一带一路”未来合作的路径,展示了共同发展繁荣的前景。论坛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落脚点,达成5大类、76大项、270多项合作成果,推动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络,构建起发展战略对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关键在于抓住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两大矛盾,针对经济增长乏力、合作动力不足双重困境,顺应各国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从全球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从而为破解发展难题、完善经济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