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关注 财经投资 房产置业 旅游攻略 教育培训 汽车动态 娱乐播报 科技频道 美食 时尚 医疗 川南文化 情感助手 职场达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大安区 沿滩区 高新区 荣县 富顺 国际要闻 本地热点

国内关注新闻:习近平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希望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

记者:蓝信 时间:2017-11-14 20:45  来源:
国际要闻】:街道变河流、地铁遭漫灌……暴雨致美纽约等地超40死
国际要闻】:美佛州新冠死亡率激增 葬礼排不开、遗体无处放
国际要闻】:阿富汗塔利班今或宣布新政府组成 美不愿放宽对其制裁
国际要闻】:1小时回家路花14小时!纽约乘客因暴雨被困列车上过夜
国际要闻】:5小时内,纽约市遭灌入相当于50000个奥运泳池的水量
习近平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希望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由自贡新闻网采编:...

据新华社11月14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习近平表示,时隔7年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们相聚,看到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我感到格外高兴。奔舍那家族是中国的好朋友、老朋友。这几年,大家在不同岗位上努力为两国友好事业作贡献。希望你们继续投身中老友好事业,培养子孙做两国友好的接班人,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

习近平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希望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习近平强调,奔舍那家族同中国的友谊已经成为两国友好的一段佳话,是国家间讲平等、重感情的典范。你们了解中老两国文化和历史,现在又是两国友好事业的直接参与者,担当着中老友好使者和桥梁的角色。老挝是中国铁杆朋友。当前,中老关系不断发展,合作空间更为广阔。我这次访问老挝,同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我们要永远铭记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友好交往的传统历史,继续肝胆相照,不忘初心,秉承传统友谊,弘扬革命传统,为中老友好事业不断贡献力量。

习近平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希望让两国友谊世代相传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特别叮嘱奔舍那家族的下一代年轻人,强调青年人不仅是两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也是中老友好事业的未来。希望他们做两国世代友好的传承者和接班人,牢牢抓住中老关系发展的契机,为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奔舍那家族友人见到习近平十分激动,表示,作为老校友,我们一直十分关心中国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您在中共十九大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如此牵挂故友,令人十分感动。现在我们家人虽然工作在不同岗位,但一定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为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共识、巩固老中传统友谊作出贡献,不负您同我们的友好情谊。衷心祝愿中国人民早日成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参加会见的老挝前外交大臣贵宁·奔舍那长子甘乔、四女开芸、次子萨马诺、三子宋玛、四子宋玛克、五女开玛尼、五子宋宝、六子宋朋等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生活、学习。当时,奔舍那家族部分子女曾同习近平在八一学校同校。

丁薛祥、刘鹤、杨洁篪等参加会见。

延伸阅读:奔舍那家族成员在中国的岁月

北京晚报曾在2013年刊登了奔舍那家族四女开芸的文章,文章回忆了老挝前外长贵宁·奔舍那的子女们在中国学习生活的往事。

以下为文章全文:

我们是老挝前外长贵宁·奔舍那的子女,通过互联网欣喜地看到北京晚报的“大院记忆”系列文章,不禁回想起50年前,我们老挝十五位政要的子女曾在北京金鱼胡同3号大院居住的往事。

住进金鱼胡同3号院

其实,家父贵宁·奔舍那的祖籍是中国的广东潮汕。上世纪50年代末,由他创立了老挝和平中立党并首任党主席。1960年,老挝右派政变,家父为防不测,1961年将我们姐弟八人和七名老挝政要子女安排来中国。从此,我们入住的北京金鱼胡同3号大院的“和平宾馆”,便成为了老挝儿女的第二故乡。

1963年4月1日,家父不幸遇刺身亡;家母也被刺客用冲锋枪严重击伤。危急时刻,是中国的外交部长陈毅及时请示了敬爱的周总理,果断通过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将家母接到中国避难。

初到中国,我们还是一群十一二岁的懵懂少年,所以入住金鱼胡同3号大院时看哪儿都新鲜。日后的耳濡目染,才知道金鱼胡同在明朝属于澄清坊,到了清朝属于镶白旗。

据史料记载,我们所住的3号大院亦称“那家花园”。早年这里以台榭富丽、水石含烟闻名京师。清末民初,均为北京时尚的社交场所。府弟主人那桐(1856-1925)是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充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西逃,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1912年的夏末秋初,北上来京的孙中山先生曾于8月29日、9月3日、11日三次应邀莅临那府。《辛丑条约》后,那桐任清专使赴日本道歉。清帝退位后,那桐迁居天津。

【编辑:admin】

国内关注精选: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