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注新闻:十九大“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2)
魏秋月:我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和忠诚的共产党员,我也希望自己在未来新的岗位上继续不忘初心,把女排精神带到自己新的岗位上,希望用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继续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贡献,带动身边的党员和群众,以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体育精神共赴新征程、共圆中国梦。谢谢大家。
图为魏秋月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想提给孟广禄代表。孟老师您好,这几天我看到关于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您谈了很多观点。我想换一个角度,您作为演员总是从台上往台下看,这五年您眼中的观众席有没有发生变化?您会很在意台下坐着多少年轻人吗?
孟广禄:首先感谢记者。我们永远按照习主席的讲话,扎根于人民。我们经常下基层、进校园演出,有的时候和观众一块进行文化交流,他们拉我们唱、我们拉他们唱,这几年文化的发展国家非常重视,尤其是习主席在这次党代会上的讲话,提到文化的发展是72次,我们每年的演出都是200多场。前几年在台上看到的观众都是白发,现在看到的观众是黑发,还有好多大学生,还有好多少年,喜爱京剧的观众们。我们的演出下基层,为人民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国家给了惠民卡,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像音像”工程,在老百姓身上看到了质朴的东西。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掉。
法国欧洲时报记者:我想请问孟老师,最近几年,每到春节我们国家会派出演出团队到各国进行慰侨演出,京剧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请问您作为京剧的领军人物,中国传统艺术应该怎样走向世界?谢谢。
孟广禄:谢谢这位记者,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文化的“一带一路”我想是促进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我们演出有时候是唱花脸,尤其是我,五颜六色涂到脸上,他们对我们中国的文化非常欣赏,因为文化没有国界,我们也希望创造更多的条件和环境出国演出,也更希望外国的文艺工作者到我们中国来一块促进交流文化。
这是闭幕会后,孟广禄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
香港中评社记者:我想请问薛代表,薛代表你好,我们知道最近五年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习总书记在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天眼、蛟龙、悟空、墨子等等。我们也注意到,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并不知道上天下海的高科技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样的具体联系,可否请薛代表跟我们说一说。另外,中国军用科技在民用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门槛?谢谢。
薛晨阳:首先,高科技项目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高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比如航天用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现在已经广泛民用,北斗导航也运用于共享单车。再举一个我们团队的例子,我们前期研究的芯片式电子水声传感器,是一项非常尖端的技术,可以非常灵敏地聆听大海的声音以及应用于海底观测网。在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301医院王卫东主任跟我说,你们这样的尖端技术能不能听到人体内部非常微弱的声音?我想人体就是一个大水缸,它的密度与水相当,利用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做了针对性的创新研究,研究出芯片式的电子听诊器,经实验测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听到人耳不易分辨的声音,将这些数据上传网络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得到人体健康的信息,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开始市场化。
薛晨阳:另外,我们团队还研究了传感器、记录器,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我们也希望将这些技术推向民用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从研究人员考虑存在两个壁垒。第一,我们研究的项目是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型的项目,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这些技术如何为人民生活服务。第二,市场推广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所以科研人员没有主动去做。十九大报告里面指出,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制。随着十九大报告的认真学习和落实,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新时代要有新担当,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让尖端技术不仅要服务于军队国防,而且要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谢谢。
这是闭幕会后,薛晨阳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
主持人:谢谢三位代表,有请下一组党代表。
国内关注精选:
据中青在线10月19日报道,十九大代表通道今天第二次开启,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说,阅读二十四史,反腐从来都是一个经常的事情,但二十四史中,没有一个时代,没有一个时期曾经有...
...